台東池上大坡池→伯朗大道→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花蓮玉里六十石山→花蓮站前民宿
8/29是屬於我們的移動日
今天是我們要從台東移動到花蓮的日子
雖然說是移動日但秉持著路過就不錯過的我
當然不能放過路上我能到達的景點
於是一早吃過早餐後直奔台東車站還機車
再慢慢步行至車站搭火車到池上站
一走出池上車站就有人推銷腳踏車出租
我們也沒考慮太多就直接租了車
大件行李就寄放於租車店中
背著隨身背包
開啟今天上半天的悠閒鐵馬行
大坡池
從車站出發騎著鐵馬過來約10分鐘不到
它是因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
後來因「大坡大排水溝」水利設施完成
加上淤塞與其他因素
使得大坡池池面日益縮減
但依然不失風采
現在雖然已過荷花爆開期
池面上也還有花朵點綴
看著荷花倒映池水中
荷葉上晶瑩剔透的水珠
彷彿將時間停留在寧靜裡
大坡池為花東縱谷最高點
是一處天然濕地
水生植物與鳥類蛙類等物種繁多
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
是進行植物觀察賞鳥及散步
騎自行車的好地方
騎著鐵馬環湖半圈
就會看到銜接伯朗大道的自行車道
於是騎上車道
一旁盡是綠意盎然的稻田
空氣中也瀰漫著稻米香
眼睛看著一片綠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我的身心吃得飽飽的
幸福感油然而生
伯朗大道
池上鄉有一條田園小路
因拍攝廣告而聞名
筆直的道路兩旁沒有電線桿
只有一望無際的稻田美景
伯朗大道不僅有拍照的美景
更能讓人遠離塵囂的紛擾
踏著鐵馬享受最自然的田園風光
感受這份心靈純靜
這兒因稻田的栽種
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風貌
時而水田倒映藍天白雲
又有時綠油油一片隨風搖曳
等待收割時
那一畝畝散發黃金光芒的稻穗
更讓人心醉
依依不捨離開這令人心曠神怡的伯朗大道
照著原路騎回去
把未完成的半圈大坡池騎完
畫了一個完整的圈
騎了一上午的鐵馬
肚子也餓了
就騎回車站附近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這不只有文化故事
還有便當吃喔!
「火車與月台」的叫賣是池上飯包的童年
是池上飯包的發展源頭
是池上飯包的文化指標與精神所在
文化故事館的起源傳承
http://www.wu-tau.com/gallery.php?act=intro
可由以上網址點進去看
在文化館吃飽喝足後
繼續我們下一個移動點
搭上火車前往花蓮玉里站
與一早從台北出發
來插花的我家大少爺會合
由於大少爺未趕上原訂的火車班次
於是我們延至下午2點才從玉里站出發
將大件行李寄放車站行李房
從車站前租機車前往六十石山
台灣東部3大金針花勝地
太麻里 六十石山 赤柯山
這次完成了2大景點的探訪
因為時間的關係
無法繼續前往赤柯山
其實六十石山是位於花蓮的富里
而我選擇從玉里出發
是因為玉里比較好租機車
又位於赤科山與六十石山的中間
要去哪座山都方便
騎著機車從台9線轉入六十石山產業道路
由於地勢高聳山勢突出於縱谷間
居高臨下可以俯瞰花東縱谷
六十石山廣達300公頃的金針種植面積
為台灣重要的金針產地
每年金針採收期
滿山滿谷的金針花
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體驗
一片黃澄澄的金針山風情
當車子一騎到山頂的小瑞士景觀台時
出現在眼前山谷中無邊無際的金針花田
優美而遼闊的山野景緻
為山谷蓋上一張綿密的橘色毛毯
立刻就能將騎車上來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每年8月~9月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
也是六十石山人潮最多的時期
窄小的產業道路上
擠滿了上山觀賞金針花海的遊客
所以每年金針花季時
六十石山都會有交通管制
雖然我們到達六十石山時
適逢下午山區起霧
但這霧裡看花好像又多了一番風情
提醒花季期間要來朝聖的遊客們
山區氣溫多變
最好攜帶外套
不要像我們一樣騎到~細細尊~
但美景當前只好衝衝衝
就是掛著2行鼻涕也要看美景
在天色還未暗時
我們趕緊下山
回到車站還車拿回寄放行李
直接搭上火車到達花蓮
結束我們第3天的移動日